您所在的位置:考古发现

“渤海鸟”化石证实为距今1.25亿年反鸟类新属种

沈阳师范大学古鸟类研究组揭开了繁盛于白垩纪的“渤海鸟”封沉了一亿多年的面纱。发现于辽宁省建昌县的“渤海鸟”化石,被证明是反鸟类的一个新属种。
反鸟类繁盛于白垩纪,是鸟类起源之后第一支成功地实现全球性辐射的类群,但与恐龙一起于白垩纪末期灭绝。“渤海鸟”生活在距今约1.25亿年前的白垩纪,是“热河生物群”反鸟类的一个新属种,也是如今鸟类的祖先。胡东宇说:“‘渤海鸟’化石长约35.7厘米,保存较为完整,十分精美。其头吻部短,上下颌都长有多枚牙齿,前后肢接近等长,具有长而弯曲的趾爪,这些被认为是以昆虫为食,营树栖生活鸟类的典型特征。” 
两年前,“渤海鸟”化石被一郭姓古化石收藏者发现,因此被命名为“郭氏渤海鸟”。“渤海鸟”的发现不仅进一步揭示了反鸟类的形态多样性,也澄清了许多此前对该类群形态特征的模糊认识。
“渤海鸟”的发现揭示了早期鸟类在白垩纪就存在形态和生态上的高度分化。此次发现是沈阳师范大学继2009年发现“赫氏近鸟龙”后在鸟类研究上又一新发现。

  设为首页 | 关于我们  |   版权信息  |  隐私保护  |  免责声明  |  合作伙伴  |  联系我们
 中华自然科学网(SCICN.NET), All Rights Reserved
  冀ICP备17034147号   客服及报障邮箱:sci@scicn.net